题界画二图 其二

明代王恭

连甍复道露台秋,簪佩行随翠辇游。应是柏梁宫宴罢,侍臣词赋尽风流。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题致政张起韶太守双雁图

明代韩雍

高飞出上林,旅立在江浔。不恋稻粱美,自怡云水深。

弋人空远慕,野鸟谩相侵。还看腾霄去,春风听好音。

江蓠馆十绝句为朱鸿胪在明题 其六 快阁

明代王世贞

披襟称快哉,天地雄风来。何以金茎表,吸取露一杯。

悼丁普益居士二首 其一

明代释函是

十二年来愧道交,相从曾约共诛茅。于今撒手归何处,月在高林照石巢。

闻鹧鸪

清代李良年

花间飞上竹枝啼,才过黄丝又冷溪。蛮鸟亦知行不得,行人那向夜郎西。

和刘元翁

元代刘诜

庐山江水之西流,今年涉我舟复舟。平生岁月向此尽,百里何必非并幽。

伏波少游两不可,玄发如客谁能留?南飞凫鸥北鸿雁,我亦天地无几求。

空山岁晏催客别,与子击筑歌四愁。陌头鸡鸣曙光发,池上古木寒萧飕。

人生百年各有愿,养牛种橘亦得齐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