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赵伯山见赠
宋代:赵鼎臣
十年眉宇记清扬,班列争看玉照行。奏雅不应参郑卫,论交何必减潘杨。
老妻酿酒新知法,稚子扶犁渐肯堂。心计此身归已足,不须辛苦问耕桑。
赵鼎臣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 ► 所有诗文
高宗纯皇帝御制平定两金川凯歌三十章乾隆四十一年 其二十四
清代:弘历
准部回城定五年,金川小寇亦如前。嘉予将士久敌忾,不觉对之增恻焉。
九日同诸省丈游南坛望斋宫小憩追次小杜九日登高诗却集老杜七言律句
明代:唐伯元
水鸟衔鱼来去飞,水精宫殿转霏微。庭前甘菊移时晚,苑外江头坐不归。
万里秋风吹锦水,千家山郭静朝晖。孤城此日堪肠断,老大悲伤未拂衣。
病中忆坦夫兄
元代:杜仁杰
共脱壬辰乱,他乡见愈亲。论才唯有子,知己更无人。
避世相看老,通家未拟贫。竹林平日约,早晚得为邻。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材是济川功为韵十四首 其四
宋代:包恢
江湖道四达,坎险横危机。一旦席上遇,惠大政岂非。
寄郑明举香
宋代: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