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 其一
清代:李希圣
强将一祖配三宗,流派江西本自同。不是观林诗话在,谁知山谷学荆公。
李希圣
希圣(1864年-1905年)清末官员,诗人。字亦元,号卧公,湖南湘乡(长沙)人。生于清穆宗同治三年,卒于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年四十二岁。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刑部主事,荐举经济特科。初治训诂,通古今治法,尝纂《光绪会计录》以总综财赋,又草《律例损益议》,张百熙等极重之。百熙奉诏管学,引以为助。希圣通籍后始学为诗,有作必七律,以玉溪生(李商隐)自许,著有《雁影斋诗存》,传于世。 ► 所有诗文
谈道
宋代:罗与之
晚春送王秀才游剡川
唐代:施肩吾
诸君江步以病不能从走笔寄之
宋代:彭汝砺
烦君仔细数江峦,风物如今总几般。永夜水声应自得,新秋月色好谁看。
沙禽静敛双飞翼,鱼艇空馀一钓竿。诗力有穷情不尽,更凭收拾向毫端。
村居冬日
宋代:陆游
介轩
明代:陈献章
正道无委辙,邪蹊多旁通。周旋一失足,百川不可东。
所以古人介,蚍蜉视三公。去此日云远,谁能蹑其踪。
伟哉康大夫,仰止柳下翁。华构揭巨扁,烈烈生清风。
岂比桃李花,森如千丈松。下焉鞭埃氛,上焉追鸿濛。
愿言坚砥柱,屹向横流冲。心乎苟勿替,会见收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