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忆

明代祝允明

苦忆京华更不禁,百壶那解一生心。争誇膝下簪缨好,岂识痴翁别有襟。

祝允明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达摩洞

明代谢榛

长江折芦后,面壁此高岑。祗树抱岩古,法云垂洞深。

石存一片影,天印万年心。徒使登攀客,松风听梵音。

闲居感怀二首 其一

明代王以悟

达欲善天下,穷必善其身。此身一不善,落魄谁与邻。

岂无邻我者,滔滔逐世尘。老死竟何益,空负头上巾。

所以古人学,忧道不忧贫。疏食有至味,曲肱以全真。

东周不可作,传道洙泗滨。何哉由求子,徒闻称具臣。

郴江百咏并序·香山寺

宋代阮阅

十里城南古道场,一泓寒水翠微傍。
幽人衲子时来汲,疑是山中草木香。

挽吴母

明代王绂

令子居郎署,慈亲白发垂。每闻期就养,谁料遽成悲。

太史书阡表,名卿集挽辞。独怜斜日里,无复倚门时。

过高台携信老诗集夜读上封方丈次敬夫韵

宋代朱熹

十年闻说信无言,草草相逢又黯然。借得新诗连夜读,要从苦淡识清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