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怀良人

唐代葛鸦儿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不见归。
赏析

  此诗前两句首先描绘出一位贫妇的画像:她鬓云散乱,头上别着自制的荆条发钗,身上穿着当年出嫁时所穿的布裙,足见其贫困寒俭之甚(“世所稀”)。这儿不仅是人物外貌的勾勒,字里行间还可看出一部夫妇离散的辛酸史。《列女传》载“梁鸿、孟光常荆钗布裙”。这里用“荆钗”、“布裙”及“嫁时衣”等字面,似暗示这一对贫贱夫妇一度是何等恩爱,然而社会的动乱把他们无情拆散了。“布裙犹是嫁时衣”,既进一步见女子之贫,又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思念。古代征戍服役有所谓“及瓜而代”,即有服役期限,到了期限就要轮番回家。从“正是归时”四字透露,其丈夫大概是“吞声行负戈”的征人吧,这女子是否也曾有过“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杜甫《新婚别》)的誓言,那是要读者自去玩味的。

  于是,三句紧承前二句来。“胡麻好种无人种”,可以理解为赋(直赋其事):动乱对农业造成破坏,男劳动力被迫离开土地,“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田园荒芜。如联系末句,此句也可理解为兴:盖农时最不可误,错过则追悔无及;青春时光亦如之,一旦老大,即使征人生还也会“纵使相逢应不识”呢。以“胡麻好种无人种”兴起“正是归时底不归?”实暗含“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意,与题面“怀良人”正合。

  这还不能尽此句之妙,若按明人顾元庆的会心,则此句意味更深长。他说:“南方谚语有‘长老(即僧侣)种芝麻,未见得。’余不解其意,偶阅唐诗,始悟斯言,其来远矣。胡麻即今芝麻也,种时必夫妇两手同种,其麻倍收。长老,言僧也,必无可得之理。故云。”(《夷白斋诗话》)原来芝麻结籽的多少,与种时是否夫妇合作大有关系。诗人运用流行的民间传说来写“怀良人”之情,十分切贴而巧妙。“怀良人”理由正多,只托为芝麻不好种,便收到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所以,此诗末二句兼有赋兴和传说的运用,含义丰富,诗味咀之愈出,很好表达了女子“怀良人”的真纯情意。用“胡麻”入诗,这来自劳动生活的新鲜活跳的形象和语言,也使全诗生色,显得别致。

  绝句“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杨载《诗法家数》)。此诗末句由三句引出,正是水到渠成。“正是归时底不归?”语含怨望,然而良人之不归乃出于被迫,可怨天而不可尤人。以“怀”为主,也是此诗与许多怨妇诗所不同的地方。

葛鸦儿

葛鸦儿,唐朝女诗人。生卒年与生平不详。她最有名的作品《怀良人》最早见于韦庄所编的《又玄集》,因此可知她大约生活在中晚唐时期。又从此诗的描写来看,她应该是一个贫苦的底层劳动妇女。《全唐诗》801卷收录其诗三首。即《怀良人》和《会仙诗二首》。其中《会仙诗》描写的景象颇具道家色彩,似不应出自一个普通劳动妇女之手。如此说来,她的身世愈加扑朔迷离。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送吕泽父

宋代释宝昙

姓名元自彻东都,旧日河南肯便疏。
利害总关天下事,聪明不惑枕中书。
花迎马首浑无赖,山似人情却有馀。
我亦西湖未归客,重来应得问何如。

閒中吟

宋代释文珦

云山青青,风泉冷冷。
山色可爱,泉声可听。
乃赋归来,盟诸山灵。
身去世远,心与真冥。
蔬食果腹,麻衣蔽形。
尘车绝迹,蓬户常扃。
不行他缘,唯诵自经。
眇观人世,沧波一萍。
朽钝寂漠,待终余龄。
唤主人公,教常惺惺。

送王令自钱塘博士迁富春

明代胡应麟

祖帐西泠畔,骊歌薄暮闻。一毡犹挂雪,双舄已乘云。

官舍新栽秫,黉池旧荐芹。知君政成后,弦颂绕江濆。

人日同李明府张上林顾光禄万吉士管山人集沈太史宅得妃字

明代孙继皋

雪后西山带落晖,天涯尊酒暂相依。人逢七日遗新胜,客为经年感敝衣。

何事周南淹太史,却怜汉苑妒明妃。春风吹遍千杨柳,尘世沧江有是非。

细香轩三首 其三

金朝路铎

霜雪青青玉一丛,肯从桃李借薰醲。不知香界何从立,凭仗清风问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