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咏松塔六韵

清代弘历

岂是从空涌,端宜凌汉看。虬枝吉云拥,蚌颗瑞星攒。

信可名仙品,宁称挂食单。稀珍惟五鬣,方物重三韩。

朗朗千秋镜,层层七宝栏。还疑赤松子,头著紫莲冠。

猜您喜欢

又用唐人韵

明代邵宝

九峰回处石泉幽,逝者应知感旧游。万里风烟吾白首,千年林壑此清流。

松筠无恙时方晚,黍稷惟馨岁有秋。却忆匡庐歌啸地,几回春草鹿呦呦。

水调歌头·木末翠楼出

宋代辛弃疾

木末翠楼出,诗眼巧安排。天公一夜,削出四面玉崔嵬。畴昔此山安在,应为先生见挽,万马一时来。白鸟飞不尽,却带夕阳回。劝公饮,左手蟹,右手杯。人间万事变灭,今古几池台。君看庄生达者,犹对山林皋壤,哀乐未忘怀。我老尚能赋,风月试追陪。

题昌化县双溪馆

宋代张镃

奔流槛外薄豀鸣,曾入坡仙拄杖声。
天目远连山势曲,路头争说县官清。
林重鸟爱冲烟没,桥毁人看涉水行。
忙里能偷此閒乐,抗尘宁复叹劳生。

樊氏昆仲懒窠

金朝李俊民

君不见读书边,孝先谓。师可嘲,何典记。又不见梁州阴子春,足不肯洗恐败事。

何须向人说道理,养得疏慵性如此。摆手便行谁家子,嵩洛之间两居士。

未尝点检形骸外,挂角羚羊心已死。问之非渔亦非樵,人言似痴还似高。

叔夜自知不堪七,以书遂绝平生交。一官从此束高阁,赖是天教闲处著。

时人争赋懒窠诗,我羡懒窠诗不作。

寓长春道院春雨即事呈郑尊师二首 其二

元代杨载

客游无赖阻重阴,院落萧条径术深。数亩林塘观不厌,一窗风雨坐相侵。

灵虬尚有蟠泥迹,老骥宁无越块心。多谢西家贤太守,相招乐饮费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