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霜二首 其一
宋代:苏辙
江南雪不到,霜露满山村。纸被欺毡厚,茅檐笑瓦温。
何曾凝沼渌,有意隔朝暾。底日身无事,高眠不出门。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所有诗文
天台晚眺
明代:何其伟
万仞芙蓉削汉青,偏舟遥望一峰晴。岧峣孤屿开图画,缥渺群真列翠屏。
碧落影函高象纬,层霄倒插入沧溟。仙根带露和烟滴,赢接香风扑鼻清。
松稍月色得西字
明代:唐之淳
鹤枝不动兔轮低,萝径无多影欲齐。吟到斗横河汉落,残光犹在画墙西。
清明昼夜大风
宋代:方回
香秋海棠八绝 其三
清代:戴梓
国色应难并,开时鹊渡河。昨宵人乞巧,为尔堕金梭。
感事
近代:江庸
出林鸟鹊便争哗,木槿朝开暮落花。裘马如何都换酒,姜盐未可共煎茶。
岂真狡兔能三窟,莫把垂杨作两家。欲绣平原丝卖尽,误人毕竟是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