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赋七首 其三

元代王祎

万物何总总,错糅两仪间。人身亦一物,于何较媸妍。

古人有不朽,身后贵名传。鸿勋勒惇史,奥学在崇编。

托兹以名世,庶用垂不刊。孰知竹帛寿,不似金石坚。

夙予秉微尚,外慕俱弃捐。独持方寸心,千载明月悬。

王祎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郡内闲斋

唐代张九龄

郡阁昼常掩,庭芜日复滋。檐风落鸟毳,窗叶挂虫丝。
拙病宦情少,羁闲秋气悲。理人无异绩,为郡但经时。
唯有江湖意,沉冥空在兹。

洞仙歌(菊)

宋代晁补之

今春闰好。怪重阳菊早。满槛煌煌看霜晓。唤金钱翠雨,不称标容,潇洒意、陶潜诗中能道。
不应夸绝艳,曾妒春华,因甚东君意不到。又似锁,三千汉女,偏教明妃、怨西风边草。也何必、牛山苦沾衣,算只好龙山,醉狂吹帽。

一弦琴

清代马惠

山僧有古琴,七弦断其六。何不尽去之,存一聊免俗。

陶公昔无弦,高风邈难续。绿绮与焦桐,尘埋不理曲。

聆此琴上音,一弦趣已足。夜静微风来,萧萧动寒竹。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六

元代刘鹗

贼兵欲向翁源洞,纠合官陂来打韶。此策若行诚可虑,南雄唾手可能招。

三月三十日郊外即事

宋代黄公度

雨积稻畦白,晴添麦垅黄。
野桥排雁齿,山路转羊肠。
鸟语有时好,田家随事忙。
一年春尽日,身迹更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