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峰下赠杜录事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次韵奉答藕华 其一
清代:丘逢甲
烈烈南风沙扑天,武陵安稳种仙田。桃花流水无今古,閒过苍鹅出地年。
诉衷情·小园过午
宋代:晁补之
薄暮
明代:王跂
送衡州庞检校之官袁州都事
明代:庄昶
浪荡分宜眼又开,题诗何许是蓬莱。石钟苏李虽天与,南岳朱张已袖来。
天马有空须放絷,楩楠无地莫悲材。老狂也直无凭据,吟烂沙头月一台。
买竹
明代:曹于汴
搜囊忽莞尔,犹存买竹钱。是日雪似掌,交映疏窗前。
一睹叹强项,崛峭笼寒烟。再睹殊潇洒,劲气郁轩轩。
戛击流清响,动中自静专。冽泉度幽壑,乔峰倚远天。
坐对肩为耸,晨夕相留连。骨亦为之挺,肠亦为之湔。
赵蔺汉长孺,前身何疑焉。感此延新益,漫赋高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