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一
元代:刘鹗
读书冀闻道,何必竞荣名?主宾辨内外,物我孰重轻?
崎岖更尝馀,愈觉兹理明。浮云视富贵,悠然悟深情。
刘鹗
刘鹗()(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所有诗文
佚题
明代:钟卿
净地尘中画一区,径沿花木未嫌纡。嬉酣春事人咸集,斟酌烟光鸟亦俱。
墨海醉摹齐榜旧,梯桄愁望相轮孤。愧从高会江黄后,也执鞭弭共步趋。
关中言怀
唐代:黄滔
淇州
元代:陈孚
联镳下淇澳,烟淡草纷纷。绿竹已秋色,白旄空暮云。
残阳孟津渡,落叶比干坟。尚想鹰扬叟,当年此策勋。
登高感兴
宋代:程炎子
淳熙八年春帖子词·太上皇帝合六首
宋代:崔敦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