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休上人少年读书以多病出家居泐潭为马祖修

宋代苏辙

早除郎将少年狂,祖塔结缘归故乡。
习气未消余业在,逢人依旧琢诗章。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屏山草堂四咏 其二 天马樵云

宋代周述

封事何如乐采薪,崚嶒石磴步堪驯。深林不识日昏晓,一任山隈卧白云。

高明杨子远访山中诗以赠之

明代王渐逵

一春爱三月,轻阴淡微和。呼童理荒畦,有客来山阿。

话旧卧松谷,小酌归烟萝。谈笑竟终日,取乐岂在多。

忽惊远言旋,未醉颜已酡。人生会合难,百年几相过。

华发不我迟,居诸其奈何。愿君且尽觞,听我山中歌。

次韩贯道亚参寅延寺韵

明代王越

禅关临古道,使节几经过。僧涴溪头竹,樵扳石上萝。

妙山原自好,佳句不须多。人境俱忘处,披云一啸歌。

荷香书屋

清代弘历

池上三间老,池中五沃繁。花晨承露净,叶暑避风翻。

最爱益清韵,偶题非绮言。濂溪说曾读,理趣至今存。

留别淮阴道署

清代吴若华

三载依依玉镜前,旧梳妆处最相怜。不知今后红窗里,又是何人点翠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