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歌

明代祝允明

上客坐高堂,听仆歌太行。
六岁从先公,骑马出晋阳。
遥循厚土足,忽上天中央。
但闻风雷声,不见日月光。
狐兔绕马蹄,虎豹嗥树旁。
衡跨数十州,四面殊封疆。
童心多惊栗,壮气已飞扬。
自来江南郡,佳丽称吾乡。
邈哉雄豪观,寤寐不可忘。
人生非太行,耳目空茫茫。
祝允明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台湾竹枝词 其十

清代丘逢甲

竹子高高百尺幡,盂兰胜会话中原。寻常一饭艰难甚,粱肉如山饷鬼门。

题君实玉印

清代弘历

瑞玖镌英篆,贻今七百年。真成行以字,所宝信惟贤。

君实宜留相,临川空擅权。还胜郑公笏,名与器俱传。

和周寺丞韵

宋代彭汝砺

玉津亭树雪层层,故比人间分外清。恰似江南春到处,梅花一片拆园英。

石帆楼

清代张铉

凌江片石似帆飞,帆外危楼与石齐。万里海风天浩浩,六朝文物草萋萋。

城头画角迎秋迥,杯底银河入槛低。为语山僧勤扫葺,巡春翠辇此留题。

次韵前人形役

宋代陈著

谁能禅寂效裴休,自爱清名慕李舟。
云路中年开辙迹,风波晚岁转船头。
见花如融时难痛,遇事生根老滞忧。
但欲渔樵相尔汝,怕人知我问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