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水斋杂忆 其十三

清代陈宝琛

千里来看洞口云,牙琴海上奈临分。伤心剩对江田老,说著匡山最恸君。

陈宝琛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将游九华移舟宿寺山二首 其二

明代王守仁

维舟谷口傍烟霏,共说前冈石径微。竹杖穿云寻寺去,藤筐采药带花归。

诸生晚佩联芳杜,野老春霞缀衲衣。风咏不须沂水上,碧山明月更清辉。

速速去去五解八月二十六日郡城纪事作

清代姚燮

绣旗大布帐,四角碇铁城头莎。东帐老兵击柝,西帐健卒起而鸣锣。

鸣锣击柝,呼呼呵呵。觌面错愕交耳,速速去去,倏忽轻趫巡走如掷梭。

手指东南云,云头山脚相摩搓。云中赤火,闪闪霍霍,似有镞声砉騞千百碆。

下顾江水,宛延一线,无风翻波。过江乱鸟,塌翼结阵,西向嗷嗷觅林柯。

嗷嗷飞飞,速速去去,栖止不得林柯。前有抽矢而睨者,后有罻罗。

城头军士若防若避,各各偃旗卷帐,带甲手横长戈。

我趋东门城,见守门卒吏短衣带刀,排立城下。闻西街喝道,掠地鸣鞭声隆隆,长跪向烂地,不知没泥到踝。

顿首拱手,屏息迎接官者。官者不知谁何,蓝顶貂翎红缨,长髯如戟面涂赭。

左手持令箭,右手结辔鞍唇,匆促下马。口作喋喋辞,以靴蹴瓦,其气汹汹,似不可惹。

但见府尹知县,肩舆张盖,东牵西扯,下及佐吏千把。

一一出城入城,流汗沐面,抠衣相跁跒。速速去去,筑埵筑垛,呼兵不应,涎枯喉哑。

关城门,关城门,城门不得关。百姓仓皇拥挤,速速去去相探视,手足钩棘肩推扳。

须臾败而逸者,沿江过渡,入城络绎,其势如崩山。

臂带颈襕,衣襦不完,面焦身漆,行步蹒跚,谁辨其为兵与官?

亦有雇夫舁笼扶板,蒙被过顶,沥血声嘶酸。可怜翁妪妇女幼稚,翘足延颈当路叫欢。

望爷觅子寻夫呼哥索弟,悲泪交汍澜。不愿无火伤刀箭瘢,但愿不受战殁全尸还。

咄咄嗟嗟,大难大难,官长不得弹压,守城兵卒各各摇首顾视灰其颜。

使我一寸心,亦作千刀剜。急趋急趋,向东渡头,水急分东西流。

撑篙打橹,扬扬意气,一人索百钱,四五十人同一舟。

踉跄后至,挨挤不得渡,挨挤落水,落水复上水,自恨不如凫鸥。

且止止休休,仰看天色苍黄,日堕城觜,俯听彫杨乱荻,其声飕飂。

奈何有官来,官何来,官来寻渡,有卒壮健,十十五五,环拥一驺。

不衫不履,恐人相识,掩面低头。但言速速去去,去去速速,不知往何所投。

且止止休休,踉跄后至,望渡而泣,皆尔兵民,已一日不得粮与糇。

仆来觅我渡头,牵我衣向我耳语。急牵仆衣,随势拥人入城,速速去去。

东巷市早停,西街运货关铺。短衣执梃守门,当路遗舄堕帽,满街倒栅横枑。

日落天昏昏,狂飙过耳,声摧城树。似有万千百人,哭声与鬼号謼。

入门见我老亲,老亲方解袜易屦。弟妹扶母出堂,环坐慰问,其乐莫可言喻。

砍木作柴炊釜粱,馀柴烹栗芋。斯时东邻西邻,鸡亦不闻鸣,狗亦不闻呴。

但闻张灯张皇,催老促幼呼。速速去去,使我家人停餐废箸。

笑不得笑,悲不得悲,行不得行,住不得住。孤灯破楼坐难曙,四壁摇摇愕相顾。

步杨君柳门惠诗韵三首 其二

清代陈式金

长绡短幅剪新裁,春蕊秋花一气开。不仅墨林争快睹,更赢无数好诗来。

舟中喜晴

明代郭谏臣

夜向篷窗听雨眠,朝来时喜乍晴天。风生野店青帘飏,露浥沙堤锦缆牵。

花气氤氲蒸晓日,柳丝婹袅弄轻烟。乡关自恨归来晚,狼藉春光在客边。

游侠词三首 其二

明代陈恭尹

相见一杯酒,天涯即弟兄。出门赠百万,上马不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