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野人饷菊有感

明代张煌言

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古人咏菊之作很多,但此诗为作者一念触发,灵感倏至而作。

  头二句写作诗缘起,乡居野处的百姓出于对隐居的英雄的敬佩,相赠菊花。首句“战罢秋风笑物华”,起势不凡,一个“战”字,一个“笑”字,使横戈疆场而又乐观坚贞的民族英雄形象跃然纸上。次句“乡人偏自献菊花”,是对抗清英雄的崇高礼赞。诗的一、二句创造了赏菊的感情环境。

  后两句则笔势急转,“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是全诗最铿锵有力、动人心魄的诗句。诗人由对自身的抒写转入对菊花的描绘。野菊挺秀的枝茎和灿然如火的黄花激发许多联想。花茎虽已经霜,仍不失挺拨咄咄之势;“铁骨”一词拟化出不畏风霜的菊花的伟岸不群的品格。诗人以怜惜的笔调写出对不畏风雨的菊花的爱护。后二句虽然字面上全为咏叹菊花的字句,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野菊经霜不老的傲岸实为诗人自身凛凛正气的象征。无疑,后两句仍是在抒写诗人自己的豪情气概。

  前两句是叙述,叙述中充满诗情,后两句借景抒情。“骨”与“心”都将菊花拟人化,赋予菊以人的性格。“骨”用“铁”字修饰,“心”用“金”字限定,既写出了菊花的凌霜贞姿,又写出了诗人的英雄品格。全诗写菊,又是写人,是写景,又是抒情,菊与人,景与情,洽合无间,融为一体。

  此诗严格说来,不是纯粹的咏物诗,因为诗人的感情、精神时时介入其间,不过借菊花象征而已。但野菊的自然情态处处与涌荡于诗人胸中的奔逸之情相合,所以诗人才得以借菊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就实质而言.作者描绘菊花的诗句已创造出一种艺术形式,从而将主体感情固着其中,菊花成为诗人情感的一个对等物。

张煌言

张煌言

张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和祖无择九日登袁州宜春台

宋代宋摅

登高佳节喜重来,会客依随五马开。
帽落秋风随意适,怀迎露菊趁时催。
东篱幸有主人席,绛帐那逢上客陪。
欲报君恩话归去,不妨尊酒论文才。

寄上海俞生子渊

清代林朝崧

西望登高楼,申浦三千里。犹记虹口桥,共君赤栏倚。

鹤鸣华亭县,花落太湖水。解携恍如昨,晼晚弥年祀。

怜君五经筒,班鬓犹未仕。淹迟弹琴歌,作客风尘里。

夙昔交莫逆,磋磨在文史。封壤今即殊,声容满心耳。

离居欲有赠,愧乏鸳鸯绮。裁笺寄吴云,思乱谁能理!

水退同周彦升黄子穆丈林贻庵啖荔长庆寺

清代陈宝琛

溪堤欹塌稻孙斜,乞籴山僧对客嗟。我辈且来评荔子,好官犹解惜荷花。

京圻水退徵输粟,海市钱荒盼捆茶。莫过湖亭怀李赵,烟中城郭叫昏鸦。

陆子渊

明代郑善夫

成贤真此地,瑶席尔司成。述作回中古,机云愧后生。

华亭鹤正唳,蓬海雁长征。结谊风尘上,看君万里情。

集纯显宅

明代黎绍诜

细雨黄花白雁秋,餐英此日共淹留。江村比屋西成乐,穗石青尊薄暮酬。

苍翠满庭生意动,牛羊下陇野情幽。何当长啸云罗外,一卧沧浪问钓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