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子畏 其一
明代:祝允明
天道难公也不私,茫茫聚散底须知。水衡于此都无准,月鉴由来最易亏。
不泯人间聊墨草,化生何处产灵芝。知君含笑归兜率,秪为斯文世事悲。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所有诗文
塞上词 其六
清代:李锴
灯火前营歇暮笳,阏氏小帐拨琵琶。新声不踵明妃曲,霜月如烟下白沙。
送少师卫公致政还曲沃
清代:陈廷敬
阁道云山仗外峰,朝回请急未从容。再来父老看司马,此去乾坤有卧龙。
梦绕细旃闻夜雨,春回长乐远疏钟。知公未稳江湖兴,民隐还须达九重。
自仙蠡入舟见菊花得南字
明代:孙继皋
十月尚秋色,清潭菊影涵。船香众客醉,花品野人谙。
波动鸥凫没,天空鸿雁南。平生岁寒意,潦倒为君谈。
忆家 其一
明代:陈邦彦
有客当歌赋式微,关山飞雪满戎衣。严寒最是侵文弱,子夜凭谁问薄帏。
龙仙寺
明代:梁兰
古寺名空在,依山只数椽。钟逃犹有穴,龙去已成仙。
古础埋春草,回塘落涧泉。诸僧离乱后,头发也垂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