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士弹思归引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所有诗文
十四日夜月色颇佳山寒不出门窗间拥絮坐翫殊
宋代:舒岳祥
雪后
宋代:宋伯仁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隋代:江总
游陈山议搆亭龙湫之上二首 其二
明代:林光
淑气偏钟海岳灵,吴山几点落晨星。巉岩缓步轻千仞,浩荡于今识八溟。
渺渺烟云诗里画,陶陶春酒醉中醒。当湖多少閒风景,不为龙湫著一亭。
山行即事二首 其一
宋代:王质
转岸波仍急,濒溪路半无。柳低侵树腹,莲湿坠花须。
田舍篱忧倒,渔舟柁喜扶。雨馀山更碧,倍费我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