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远

唐代杜甫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赏析

  首句以提问开篇。“带甲满天地”意即遍地皆兵。此诗开头就以新颖的语言,矫健的笔力,引起读者注意。次句“君”为诗人自指。作者问自己为什么在兵荒马乱这样的时刻“远行”。

  “亲朋”二句写启程时情景。亲友同声痛哭,因为正值离乱,不知此后能否重逢。而诗人则无言地跨上“鞍马”,他实际上也是含着眼泪,告别孤城秦州远去的。一边有声的痛哭,一边无声的饮泣,悲凄之状如在眼前。

  “草木”二句点出远行的时间和征途的感受。“草木”零落,时入岁暮。“霜雪”飘洒,关河冷清。这是辞别亲友后途中景致。此联“岁月”二字本当用平,诗人出于内容上的考虑,突破声律常格,上句全用仄,下句四字用平。用拗峭的语言,描绘寒冬的旅程,成为杜甫五律中以入代平的一个诗例,有其值得借鉴之处。

  “别离”二句回忆亲朋相送的情谊。与亲朋“别离”虽“已”成“昨日”,由于感念难忘,仿佛就在今天。由此可“见”,“古人”殷殷惜别,是有深“情”厚意的。这里字面上在说“古人”,实指今日之世态炎凉,人情淡薄。

  诗以“送远”为题,但从后四句看,“当是就道后作”(浦起龙语)。这样,前四句应是“从道中追写起身时之情事”(浦起龙语)。沈德潜极赞此诗开头是“何等起手”,浦起龙更用“感慨悲歌”四字盛誉前四句。

  杜甫在战火纷飞的时刻,离秦州,入蜀道,却并无一个明确的目的。离别时虽然亲朋同声“一哭”,却无人以诗相送,情景是颇为凄凉的。为了自壮“行色”,他“就道”后补写了这首名作。这与他天宝十四载(755年)“免河西尉,为右卫率府兵曹”时所写《官定后戏赠》,很有点相似。不同的是,那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前夕,纯出于游“戏”笔墨,而且“微禄”“耽酒”,“圣朝”“狂歌”,还可为“故山归兴”,“向风”“回首”。而这首诗则写于安史乱中,“带甲满天地”的时刻。“鞍马”入蜀,茫茫前路,还不知依“托”何人,根本没有以笔墨为游“戏”的闲情。回味“昨日”告别场景,想“见”“古人”惜别“情”意,无怪乎要“感慨悲歌”,放声长吟了。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艺术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前后照应,形成一体。其次,场面细致,感人至深。再次,虚实结合,增强抒情效果。第四,对比描写,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别墅杂诗 其二

清代周音

穷乡寡人事,偃仰寄吾真。世路方吹沸,人情几积薪。

风帆怅东海,山色住西邻。万国亲戎马,吾终老钓缗。

蓟门行

明代胡奎

天上白雪飞,将军朝猎围。大野地椒短,草深狐兔肥。

健儿先报捷,生缚楼兰归。

偈二首 其一

宋代释圆玑

不学文章不读书,颓然终日自如愚。虽然百事不通晓,是马何曾唤作驴。

题赵学士松图

元代刘基

赵公拈笔作古松,平地跃出三青龙。蜿蜒不上霄汉去,爽飒长留烟雨浓。

前朝美人斗草处,犹有当时数株树。江亭六月凉如秋,应与此图相对愁。

送振先宗丈归祖庭

元代欧阳玄

欧公孙子多,擘派以为四。暮年归颍阴,非无首丘志。

乞洪不得请,由是懈归计。考公生平言,亦颇憾先世。

先世多才贤,生适逢五季。幅员政分裂,尽瘁于所事。

竟乏垂世名,盖亦限地势。况复公少孤,坎壈蜀汉裔。

身当混一秋,代逢承平际。择里审所安,实迩辇毂地。

子孙托畿内,宦辙亦云易。人情曷免尔,公岂溺声利。

讵知汴虡移,南北寻暌异。一枝先南迈,司造有深意。

沙溪标德里,泷冈重茔祭。至今青原家,十世祀不替。

振先吾宗英,守正耻骫骳。訚訚保家法,处约不少怼。

嘉树无由枝,嘉谷无滞穗。原本既不凡,时需谅无弃。

矧今抡俊髦,往往论根器。老夫辞册府,多病久憔悴。

徒怀荐士心,言莫士轩轾。赋诗当推毂,自愧辞已费。

憧憧青云友,谁如古人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