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丹阳送韦参军

唐代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送别 思念 友情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给韦参军送行以及送走后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无限思念的深情。

  诗的前两句是写送行。首句“丹阳郭里”交待了送行地点在丹阳的外城边。“行舟”表明友人将从水路离去。此时,千种离情,万般愁绪,一齐涌上诗人心头。“一别心知两地秋”,“秋”字,表面上写时令,实际上却是表达人的情绪。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情别绪。作者还巧妙地运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所以“两地秋”是双关语。

  诗的后两句写送走之后对韦参军的深切思念。“日晚江南望江北”这一句转接自然,不露痕迹地把前句抽象的离愁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江南”、“江北”,对比照应,突出了江水的阻隔。丹阳在江之南,“江南”──“江北”,既是友人行舟的路线,也是作者目送方向。“望”字传出思念之神态,忧思绵绵,“日晚”暗示思念时间之久,见出友情之深。由“望”自然而然地带出末一句“寒鸦飞尽水悠悠”。这一句写望中所见。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作者的悠悠情思。由于思念,站在江边长时间的遥望着,秋日黄昏,江面上寒鸦点点,给人增添愁思。可是,就连这使人感伤的寒鸦此时此刻也“飞尽”了,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这一切给人以孤独、寂静、空虚的感触。“水悠悠”包含着无限思念的深情。

  这首小诗妙语连珠,情景交融,真切自然,既能把诚朴真挚的感情渗透在景物的描写中,又能在抒情中展现画图,做到辞有尽而意不尽。

严维

严维(生卒年未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正文,越州(今绍兴)人。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唐玄宗天宝(742—756)中,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恋家山,无意仕进,以家贫至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代宗大历(766—779)间,严中丞节度河南(严郢为河南尹,维时为河南尉),辟佐幕府。迁余姚令。终右补阙。官终秘书郎。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高苕峰陈莘野刘纯吾三公隔水不得相见 其二

明代庞尚鹏

莫叹归来早,那堪远别离。凤城春草绿,偏忆旧游时。

十七日立春寒山寂对微阳未舒诗以俟之

明代郭之奇

寒山微吐色,呼春入旧年。三分匀面粉,一捻扫眉烟。

汗漫流空碧,迷茫动窈玄。霞栖霜气入,龙隐雾光缠。

将夕倍清迥,空华断复联。松阴飞翠羃,草甲润苔钱。

月洞如堪倚,星岩似可穿。羁人凭远眺,东望久苍然。

寸心千里外,双眼数峰前。春怀不敢后,山意乃能先。

相看两无厌,相对转幽偏。伫俟阳和满,采芳尽石泉。

赠洗口于巡简

元代黄哲

东郡于公最有名,为儒曾事鲁诸生。鹤书三聘云间下,龙剑双飞海上行。

明月画船依桂浦,碧山红树绕花营。斋中旧客今谁在,青眼相逢万里情。

泛海二首 其二

明代邓云霄

落魄高阳一酒徒,几年清梦寄江湖。观涛秋壮枚乘笔,击楫风传海若呼。

遥礼东皇基北斗,更窥鲛室采骊珠。蓬莱山下国清浅,问讯麻姑近到无。

送薛明府

宋代刘克庄

长官三载内,屡被督邮嗔。
镇静苔刑少,公清县库贫。
减租沾野老,扫榻待诗人。
只恐凫飞后,民间事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