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秋色图
元代:吴师道
江南何处景,一幅淡含晖。草木半黄落,楼台深翠微。
桥连秋水渡,船与暮云归。我亦渔樵客,怅然思拂衣。
吴师道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 所有诗文
奉和圣制途经华山
唐代:张九龄
戚将军赠宝剑歌 其六
明代:王世贞
霜华出匣影迷离,懒傍商山刈紫芝。腰下长镰来便妒,不须风雨论雄雌。
雨晴
明代:夏云英
以和靖处士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为韵赋诗十四首 其十三
元代:周巽
粲粲仙妃降,盈盈倚靓妆。香纫青玉佩,光冷素霓裳。
疏蕊欺霜白,芳心蕤蜡黄。雨馀花湿处,疑是泣英皇。
和寄从弟铨
元代:郭钰
腐儒忧国泪阑干,江海容身何处宽。惊报每愁诸弟隔,临危但祝老亲安。
对床风雨长相忆,负米晨昏不尽欢。最苦二郎独冥漠,晚烟原上鹡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