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

清代李因笃

云薄关河紫气长,帝枢曾此撼岩疆。河经百二开天地,华枕西南锁雍凉。

戍火忽移函谷月,征车多带灞亭霜。旧京萧索垂千载,飞挽何由接巨航。

李因笃

李因笃

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用田倅韵答孙勉教授二首 其一

宋代陆佃

浅红深紫旋教移,直待开无空阙时。花十八中看蹋鞠,玉东西外听扬卮。

笙歌船舫天围合,灯火楼台月上迟。顾我若非乡曲远,定应长占此州知。

篆秋草堂歌赠钱献之

清代姚鼐

古文遭秦烧不存,当时丞相篆独尊。登山刻石作融匾,颇取茂美异本根。

呜呼秦人尚刻盭,自玆书亦含秋气。鲁壁再传蝌斗书,相传竟断卫伯儒。

世竞草隶篆益疏,卓哉阳冰导二徐。破碎都无保氏义,瑰奇独继秦人模。

钱君晚出江海陬,学篆欲溯轩黄初。草堂多秋怀,用意亦何孤。

岂但用意孤,笔力不世出。金坛王侍郎,先朝篆第一。

濡毫未免先著漆,布置虽均生气失。钱君写篆不择笔,冥合豪釐未尝溢。

乃知天巧工中微,不似粗工常缚律。君家詹事今古人,君与学古情益亲。

詹事登朝三十年,大儒师保居虎门。尝见所作篆亦如,儒者端拱齐韠绅。

况君年纪未三十,老生相逢低首立。家学益承安可及,明廷待君虽未入。

经术终当佐天子,挟筴那能归下邑。长安二月春风来,草青欲出花未开。

江湖梦远春水白,篆秋草堂安在哉。门多问字扬雄客,声振群公贾谊才。

盛名虽好戒多取,千古当推殊俗怀。我今废学苦多忘,愿就咨君日百回。

他日张纮隔吴下,苦将名篆忆裴褢。

柏塔寺 其九 原上寺

元代王翰

高原古刹四无邻,水石清幽洗毒尘。林下诵经翻贝叶,篱边扫雪折霜筠。

风回峻岭猿声响,雨过沿溪虎迹新。护国招提有真印,参禅应现宰官身。

送别周仪之推官赴钱塘并简李四秘书

元代范梈

武帝龙飞第一春,京华相送各沾巾。讵知邂逅文身地,总是栖迟皓首人。

山驿蛟眠星满洞,水乡雁起月迷津。若逢李泂南天竺,为说前书感谢频。

青溪阁

未知黄度

江家旧宅枕溪头,谁向溪湾著小楼。
无奈当年亡国恨,潮生潮落几时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