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三十咏 其六
明代:成鹫
六时禅诵又斜曛,童子烧香礼愿文。向晚也须迟掩户,前峰犹有未归云。
岩猿宿树仍留果,社鼠依山亦断荤。莫怪痴心爱狂黠,相逢尽道不如君。
成鹫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通。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 所有诗文
有欲得予姓名为寿撰者漫占谢之
明代:关捷先
高卧何如百尺楼,春生池草亦忘忧。管宁若傲先浮海,庞德惟知不入州。
窥果石林猿和啸,看花樵径鹿同游。埋名深畏山犹浅,休道青门有故侯。
采实心竹杖寄赠李萼侍御
唐代:皎然
沪渎龙王庙晚眺
明代:袁凯
儿童以石舟戏于池
宋代: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