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驾幸文华听讲
明代:文徵明
朝下銮舆幸讲堂,徐看天仗转东厢。翠旂拂柳宫墙绕,清跸穿云阁道长。
千载明良真际会,九朝文物旧彝章。小臣漫厕夔龙后,彷佛还瞻日月光。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所有诗文
挽果轩叔 其二
明代:佘翔
病岂休文似,召胡李贺同。身名遗草在,世事落花空。
棋墅明凉月,玄亭响夜虫。攫金曾不理,意气古人中。
芗林五十咏·百花洲
宋代:杨万里
过碧山吟社有感
清代:陈大成
春申涧上古棠梨,十老风流尚在兹。盛世亭台传胜地,暮年诗酒动当时。
碧山人去无遗构,白社台荒有断碑。今日飘零孙子在,寒泉照我鬓如丝。
春信
元代:张弘范
庾岭梅花喷雪香,灞桥烟柳弄鹅黄。故乡望断无消息,独倚东风雁数行。
高歌
明代:杨爵
问予何事日高歌,只恐胸中他虑多。闲事愁人人易老,得高歌处且高歌。
问予何事日高歌,眼底纷纷将奈何。一曲不知天地大,得高歌处且高歌。
问予何事日高歌,困里光阴恐易过。宇宙和平方寸地,得高歌处且高歌。
问予何事日高歌,声响悠然即太和。心到忘机是真乐,得高歌处且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