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

唐代李端

野寺寻春花已迟,背岩惟有两三枝。
明朝携酒犹堪醉,为报春风且莫吹。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村居漫兴三首 其一

清代王易

林鸦故故弄朝暮,塍草依依绿到门。流水不知春意绪,乱将花片去前村。

题周鲲画帧 其四

清代弘历

前浦渟泓后溆连,远山如带锁晴烟。竿丝独弄澄波阔,为取来朝贳酒钱。

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 其一

宋代苏辙

东武厌尘土,彭门富溪山。从兄百日留,退食同跻攀。

轻帆过百步,船底惊雷翻。肩舆上南麓,眼界涵川原。

爱此忽忘归,愿兄且三年。我去已匆匆,兄来亦崩奔。

永怀置酒地,绕郭多云烟。

次瑞泉诗韵

宋代朱熹

兴怀来赏趣,对景却忘言。偶与同游客,行逢幽涧原。

浅泓排积腐,暗窦溢流浑。终待寒泉食,无忧水镜昏。

抵舍承邢知吾侍御赐问裁答二首 其二

明代于慎行

海岳终堪隐,风尘几倦游。采芝随绮季,种竹待羊求。

月迥春天树,江寒雪夜舟。何时芳驾至,尊酒一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