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楚辞 其六

宋代高似孙

木蔌蔌兮皆冬,汎山林兮迎雪。匠此妙兮磅礴,信天人兮豪杰。

当是时雁分黯淡之云,花弄扶疏之月。酒涉隽兮少对,诗造微兮自悦。

天山兮谁饥,蔡州兮谁决。眇斯人兮毋作,雪霏霏兮空洁。

高似孙

高似孙

高似孙(1158—1231),字续古,号疏寮,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山舍晚归

宋代释契嵩

薄暮还精庐,徐行无所并。日入月还清,山空水更静。

彷佛闻疏钟,翛然在西岭。寄语高世流,来兹谢尘境。

吴门 九

近代苏曼殊

平原落日马萧萧,剩有山僧赋《大招》。
最是令人凄绝处,垂虹亭外柳波桥。

思归

宋代晁说之

忽有故园梦,秋冬恨不胜。
菊难月掩映,梅耐雪冯陵。
客斗南唐墨,僧禅後夜灯。
如何不归去,京国脚腾腾。

草庵歌

唐代希迁

吾结草庵无宝贝,饭了从容图睡快。成时初见茅草新,破后还将茅草盖。

住庵人,镇常在,不属中间与内外。人住处,我不住,世人爱处我不爱。

庵虽小,含法界,方丈老人相体解。上乘菩萨信无疑,中下闻之必生怪。

问此庵,坏不坏,坏与不坏主元在。不居南北与东西,基上坚牢以为最。

青松下,明窗内,玉殿朱楼未为对。纳帔幪头万事休,此时山僧都不会。

住此庵,休作解,谁誇铺席图人买。回光返照便归来,廓达灵根非向背。

遇祖师,亲训诲,结草为庵莫生退。百年抛却任纵横,摆手便行且无罪。

千种言,万般解,祇要交君长不解。欲识庵中不死人,岂离而今遮皮袋。

经姑苏与张天雨杨廉夫郑明德陈敬初同游虎丘山次东坡旧题韵

元代萨都剌

孤峰峙平畴,松杉夹飞岭。古剑池独奇,两壁插天井。

晃疑将军拜,灵泉奔老耿。深惟著蛟螭,净莫容虬黾。

昔试盘陀锋,斩斲寻尺矿。兆瘗银凫多,气结金虎猛。

至今王霸业,堪笑未全骋。何如吾同游,俯仰无少哽。

小吴不满目,坐览三万顷。风高塔铃语,日昃萝衣冷。

香积饷醍醐,法喜得隽永。嗟嗟蛾眉仙,尝来弄光景。

踪迹留雪泥,宇宙寄泡影。九京倘可作,当为折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