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王十八、李大见招游山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韦氏语
唐代:佚名
鉴湖
宋代:许景衡
贺老旧时宅,平湖照眼明。鱼虾无远近,菱芡自生成。
历历疑犹见,纷纷尽肆耕。斯民日牢落,无路问鱼并。
怨歌行
明代:沈一贯
陈石峰出殡感伤
明代:郑岳
輀车垂素幕,欲发故迟迟。雨湿铭旌冷,风寒鼓角悲。
青丘成永别,白首失相知。物论从前定,无惭郭泰碑。
黔岭早行
明代:卢龙云
伏尽已多日,炎氛却未清。晓行听木叶,何树着秋声。
涧草仍生色,山花不辨名。重重交紫翠,物态转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