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诗寄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谒虞山祠
明代:释今辩
漓江秋谒上皇祠,今古平观世未移。民愠此时无用解,天风何事尚频吹。
山连韶石云归晚,雨暗苍梧雁度迟。洵是垂裳能至治,一回瞻仰不胜思。
客中重阳
明代:江源
八月悲风九月霜,满城风雨近重阳。
但将酩酊酬佳节,莫指云山认故乡。千里客游仍暮景,十年秋兴在殊方。
茱萸插鬓花宜寿,自叹狂夫老更狂。
立秋日得罗仙问
清代:孙原湘
青鸟殷勤下碧城,蓝桥重许见云英。书随梧叶先秋至,人比荷花隔水迎。
百恨尽抛云外释,双眸豫喜月边明。却愁好事临期阻,抱柱依然作尾生。
林屋洞
明代:胡缵宗
中秋鸡鸣寺独坐
明代:陈履
疏星淡月秣陵秋,独客翛然动远愁。万里音书悬北雁,孤山风物异南楼。
光摇石室凉应透,影落银河净欲流。是处旅魂惊不定,清砧遥夜送声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