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游三山大悲诸刹

清代赵怀玉

经秋懒出门,一日遍诸寺。野衲颇逢迎,精蓝工位置。

情随陟境改,气觉与时异。山茶开覆檐,海棠红照地。

无泉不琮琤,有石皆诡秘。客先吾每缓,此取彼或弃。

偶因煮茶留,略等逢场戏。如行山阴道,如读《洛阳记》。

猜您喜欢

游大觉寺三首 其三

清代弘历

晴晦变峰色,都来与画宜。泉诚琴筑耳,我亦始终之。

少坐便还去,明年又此时。情知如幻事,留咏定何为。

所闻

明代纪坤

出门复入门,忧心日草草。何时黄巾平,骨肉得相保。

治乱相倚伏,此理信穹昊。河清会有期,恨我生太早。

侧闻阃外事,功罪日纷扰。恩怨亦人情,吾敢怪诸老。

且愿缓报施,稍待风尘扫。

答海上翁?一作答玉师?

宋代苏轼

山翁不复见新诗,疑是河南石壁曦。
海水岂容鲸饮尽,然犀何处觅琼枝。

同王孝扬将军集吴大司马三水舟中次韵

明代陈恭尹

星座临双峡,霜威肃九秋。有人乘野舫,昨夜度江流。

天静山如画,风高白可浮。庾公清兴在,不用赋登楼。

题少师建安杨先生行乐图 其二

明代杨士奇

马蹄踏遍龙沙路,载笔频年从属车。且缓驰情向萧散,禁中颇牧有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