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于树泉老师的文章或随笔

名家观点:这样“读书”,不是读书

原创作者: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

有人言,读圣贤书,与圣贤对话;读哲学书,与万物思辨;读历史书,以史来明鉴。我在领略和采集各方的思想风景时,读到一些智慧大师们写的书籍,初时会觉得这些观点颇稳,很有道理,可细想起来一切又越来越溶入黑暗,某些论点如顽石般是难以破碎的坚果,我被深深吸引,但它的内核却对我深而不露。心中时常会有被不同观点左右互博的状况,半懂不懂,如进入更为迷雾般的丛林,找不到出口的方向,痛苦而无力。于是放下书本,喘喘气,把自己疑惑告诉他人,其中能得到一些启发和答案,但在启发中或会引出另一些疑惑,如此往复循环。读书就是这样不断的自我发现,然后再自我提高的工具。

如今,网上有不少“自我情绪式”的书籍,这类书籍有对人生的理解,有对自我的解读,所写的柔软而自恋、内敛又醒觉,读得人暗自忧伤、又共鸣共怜,读得人表面低调、又心境高扬。这类“自我情绪式”的书籍其中不乏也有智慧的,却也让人有种这是远离生活、无视生活的概叹,总觉少了生活原味的支撑,落了个无病呻吟的嫌疑,让人感觉矫情。

书籍本无毒,有毒的是写书人的思想,在读书市场泛滥的今天,这种毒柔软而无形,常常能蒙蔽读者的心灵、内在,深陷其中又难自辨的我们,读着读着迷失了方向,朝着远离事实的表象固执的认定、认知,却原来,这些所谓的认定和认知,不过是被欺骗了的有违事实的无奈。而带给我们这些欺骗的写书人不知是无知还是自恋,要不就是功利的需要。人,就在这外在的因素下,写着一本本欺骗性的书籍,欺骗着读者,也欺骗着自己。

开始读书时,懂得什么“不是读书”非常重要。

如果不知道什么“不是读书”,就会走许许多多弯路,耗费许许多多时光,留下许许多遗憾。比如:扎进不是书的“书”不能自拔,读不该读的书虚度青春,甚至读垃圾书变成“垃圾”。或者,锣鼓喧天搞活动,钻天觅缝盯考题,支离破碎找细节,痛苦不堪戴枷锁,题海训练入歧途……

只有懂得了 “什么不是读书”,才会去真正的读书。

其一:读教科书不是读书。

说“读教科书不是读书” ,是因为“教科书”不是“书”。

古人说“博览群书”,是让人去博览“教科书”吗?杜甫说“读书破万卷”,是让人去读破万卷“教科书”吗?即便读破万卷“教科书”,能下笔有神吗?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脑子装满“教科书”,就能“气自华”吗……

关于什么是“书”什么不是“书”,林语堂的看法是,“教科书并不是真正的书”,那些“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心灵”的读物才称得上是 “书”。朱永新先生也说过几乎完全相同的话:“教科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

关于“教科书不是书”,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能找到佐证: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几句关于读书的重要表述中,有连续四个“书”字,如果把“书”理解为“教科书”,几句话就变成了“多读教科书,好读教科书,读好教科书,读整本的教科书”,这显然是十分可笑的。几句话中的“书”所指肯定不是“教科书”,而是教科书以外的“书”。

可见,古往今来,人们倡导博览群书的“书”,让人下笔有神的“书”,能让人气质华美的“书”,都不是指当下的“教科书”,“书”与“教科书”两者完全两码事。

“教科书”是什么,叶圣陶说得再清楚不过了,“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例子”的作用仅仅在于“示例”,更不要说连“例子”也算不上的教辅书之类的“书”。因此,读“例子”以及教辅之类的“书”不是读书,而是在读个把“例子”。

其二:读垃圾书不是读书。

读书是一种精神滋养,如果所读之物没有精神营养,甚至带来生命戕害,那它就不配称作“书”。

世上书海茫茫,据统计,如今全国每年出版的各种图书达40万种以上,平均每天上千种。如果不加选择地一一读去,一天出版的图书一辈子也难以读完。更何况如此海量的图书,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今天的学生,只懂得“开卷有益”还不行,还要提防“开卷有害”。既要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去多读书,多好书;还要警惕书籍也会成为“堕入地狱的门票”,谨防坏书的带来的伤害。

鲁迅就曾说过,“用秠糠养大的一代青年是没有希望的”。

“今天的‘快餐式阅读’,用鲁迅的话说,就是吃下的‘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当下中国读书市场上这样的‘新袋子’、‘红纸’包装,实在是太多了,但吃下去的却是‘烂肉’、‘酸酒’,没有经验的青少年特别容易上当。仰赖这样的‘快餐’长大,是可能成为‘畸形人’的。”(钱理群语)

可见,读垃圾书不是读书,往轻说,是虚耗生命;往重说,是精神“吸毒”。

其三:读不适合读的书不是读书。

对于一个孩子而言,一部书是不是名著,是不是经典,只看作品质量还不行,还要看适合不适合孩子去读。不看孩子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强迫他去读不适合读的名著,同样不是真正的读书。

尼采、叔本华是西方哲学的经典作家,但他们的著作未必适合阅历尚浅的中学生去读,若硬钻进去,也许会变得目空一切,唯我独尊;王小波的文学成就值得称道,但沉迷其中,也容易让人变得盲目逆反,思想消极;金庸的作品也不是不可以读,但若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就有可能变得颠三倒四,神志迷离。

年龄阶段不同,理解能力不同,适合他们阅读的经典就会有所不同。

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经典或许是《丑小鸭》,而不会是《浮士德》;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经典或许是《小王子》,而不会是《鬼谷子》;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经典或许是《西游记》,而不会是《红楼梦》;对于十二三岁的初中生来说,适合他们阅读的经典,不会是《易经》、《坛经》、《道德经》,也不会是《雷雨》、《日出》、《北京人》,而是与他们的接受能力、兴趣特点和精神需求密切相关的书。非要让没有一点古文基础的孩子去读《史记》,或者让年龄尚幼的小孩子去读《红楼》,就不仅是对孩子的摧残,也是对经典的糟践。

其四:花样翻新搞活动不是读书。

读书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活动,真正的读书应该是一件很安静的事。如果热衷于外在形式,把主要精力放在搞花样翻新的各种活动上,就不是读书。

比如,你写诗歌,我对对联;你搞配音,我编双簧;你写现代诗,我写古体诗;你演话本剧,我说快板书……比着做表面文章,搞得锣鼓喧天,尘土飞扬,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殊不知,读书才是根本,而不是热闹儿,不是戏耍,也不是表演。

各种活动只是读书效果的检验,而不是读书本身。如果把时间、精力都花在表面文章上,而不去实实在在地读书,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将是南辕北辙,得不偿失。再好的形式都是无根花草,水上浮萍;也像塑料花朵,虽然美丽,但没有生命。既不能形成语文素养,也不能转化为考试能力。因为活动也只是活动,而不是读书本身。

其五: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是读书。

面对一部名著,如果不是深深地沉浸其中,去接受美的熏陶、精神的洗礼,而把注意力放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也不是读书。

比如读《红岩》,一打开书, 就钻天觅缝地去关注“监狱之花出生后谁第一个抱起她并亲吻了她”,“华子良在狱中装疯几年”,“绰号猫头鹰、猩猩的两个特务分别叫什么名字”之类的问题,而对烈士为了崇高信仰视死如归的感人事迹和牺牲精神视而不见,这样的读书实在是误入了歧途。

其六:知识梳理不是读书

读书是一种精神活动。读书时,如果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在对作品知识内容的梳理整合上,就不是真正的读书。

譬如,不去深入读书,而是着力去构建 “知识树”,编制“结构图”,联结“知识网”,这便是南辕北辙。另外,文学常识的识记也不属于经典阅读,如果读书只停留在作者情况、时代背景、作品成就等层面,真正的阅读就还没有开始。

如果把经典阅读搞成结构拆分,大卸八块,抽筋扒骨,碎尸万段;或者搞成科学实验,条分缕析,如同标本解剖,DNA分析,都和应有的读书相距十万八千里。

其七:扎进作业堆不是读书。

读书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在惬意、舒适、宁静,放松之中,才能充分享受读书所带来的精神愉悦。不是书还没打开,先摆上字典、词典、生字本、抄词本、随笔本,然后眼睛大张,神经紧绷、手忙脚乱地去完成老师的各种读书要求:查字典,勾词语,画名句,写旁批,对对联、写诗歌、抄片段……

这样的读书,如同带着摄取蛋白、脂肪、淀粉、粗纤维、维生素等一大串任务去吃饭,让原本可以带给人无限享受的进餐过程,变成了一件多么苦不堪言的事。

其八:题海训练不是读书。

经典阅读的最大误区,是把读书异化为题海训练。开展名著阅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打开枷锁,拥抱蓝天,而不是在原本沉重的课业负担之上再去增加新的负担。

然而,习惯成自然。受应试的惯性思维的影响,无论什么教学改革,都容易被导向应试的既定轨道。面对一部名著,不是沉浸其中去汲取精神营养,而是从头至尾拉网排查,遍寻知识点、命题点;甚至全员行动、人人命题,并汇集成册、建立题库。如此读书,无异于让学生打开“教材”的枷锁之后又戴上了贴着“名著标签”的枷锁。

一番折腾之后,名著已经不是名著,而是贴着“名著”标签的命题材料;读书也不再是读书,而是寻找知识点的训练。名著的精神、灵魂早已远遁,只剩下支离破碎、满地狼藉的“知识垃圾”,完全背离了名著阅读的初衷。

结束语:

读书、读书,根本在“读”。真正的读书,是排斥一切功利干扰、平心静气、心无旁骛的“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强调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本体体验和个性化理解。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主动与文章的作者形成对话、交流的关系,通过对话与交流,引起情感共鸣,产生思想感悟,受到精神感染 ,获得智慧启迪,发展健康个性,享受审美乐趣,进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读书入神之际,身形凝然不动,胸中万马奔腾;口中寂然无声,心中翻江倒海,甚至泰山崩于前不变色——不是不变色,不闻泰山崩也,因为全副身心都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在这一过程中,读者的心灵世界逐渐丰盈,精神品质得到锤炼,本体人格得以升华。

如果没有这种高质品质的阅读,其他一切的煞费苦心都是徒劳的,既不能提高考试成绩,也不能提升语文素养。一旦有了高品质的阅读,孩子的心智就会获得健全发展,生命就会获得健康成长,而读写水平与应试能力的提升只不过是一种副产品而已。

我们日常的读书,犹如一场自助餐。
各式菜品挤满一桌又一桌,看花了眼,该往自己盘子里挑些什么呢。
有人拼命挑贵的,要把本钱吃回来。
有人只挑合于自己口味的,别的不屑一顾。
还有人不问三七二十八,来者不拒,什么都要,什么都不舍得放弃,挑了一大堆,最后扶墙出门。
第一种很可笑了,吃菜也不是越贵的越好。
第二种吃法很有迷惑性。也有问题的。读书不可以只顺应自己一时的口味,也得适当地读点难读的书,这点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第三种吃法,胡吃海塞,一旦败坏了胃口,一辈子难以复原了。读书固然讲究兼收并蓄,但也并非多多益善,人的胃口其实很娇贵的,很容易毁于劣质食物,须多多当心,好好养胃。
选择的问题很关键,也很微妙。
也无一定之规,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一切皆在变化之中。

【英文名言】阅读篇

Books are to mankind what memory is to the individuanl. -John Lubbock
书之于人类,犹如记忆于之个人。 -约翰·拉伯克

The reading of all good books is like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finest men of past centuries. -Rene Descartes
读好书,如同与先哲们交谈。 -雷内·笛卡尔

It never will rain roses. When we want to have more roses we must plant trees. -George Eliot
天上永远不会掉下玫瑰来,如果想要更多的玫瑰,必须自己种植。 -乔治·艾略特

Reading make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Bacon
阅读使人充实,交谈使人机智,写作使人精确。 -培根

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Bacon
一些书可以浅尝即止;一些书可以狼吞虎咽;而有些书则需要细嚼慢咽,好好消化。 -培根

All books are divisible into two classes: the books of the hour, and the books of all time. -John Ruskin
一切书籍都可以分为二类:即:一时之书与永久之书。 -约翰·罗斯金

There are two motives for reading a book: one that you enjoy it; the other that you can boast about it.-Bertrand Russell
读书有两种动机:一是从中获得乐趣;另一种则是可以向人夸耀。 -罗素

Reading furnishes the mind only with materials of knowledge, it is thinking that makes what we read ours.-John Locke
阅读只是用堆积的知识来充实大脑;只有思考才能使我们读过的东西真正成为自己的。 -约翰·洛克

Books are the ever-burning lamps of accumulated wisdom.-G.W.Curtis
书籍是积累智慧的明灯。 -G.W.柯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