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蕴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 所有诗文

杂句 其七

唐代庞蕴

难复难,持心离欲贪涅槃。一向他方求净土,若论实行不相关。

枉用功夫来去苦,毕竟到头空色还。

杂句 其八

唐代庞蕴

易复易,即此五阴成真智。十方世界一乘同,无相法身岂有二。

若舍烦恼觅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

杂句 其九

唐代庞蕴

正中正,心王如如六根莹。六尘空,六识净,六六三十六,同归大圆镜。

杂句 其十

唐代庞蕴

阿难贝多叶,持来数千劫。匕宝藏中付迦叶,分为十二部,析作三乘法。

杂句 其十一

唐代庞蕴

非故亦非新,应化随缘百亿身。若有真如一合相,一亿还同一聚尘。

杂句 其十二

唐代庞蕴

珠从藏中现,显赫呈光辉。昔日逃走为穷子,今日还家作富儿。

杂句 其十三

唐代庞蕴

心依真智,理逐心行。理智无碍,心亦无生。迷即有我,悟即无情。

通达大智,诸法不成。五神无主,六国安宁。七死弗受,八镜圆明。

随宜善化,总合佛经。过即已过,更莫再寻。现在不住,念念勿侵。

未来未至,亦莫预斟。既无三世,心同佛心。依空默用,即是行深。

无有少法,触目平任。无戒可持,无垢可净。洞达虚心,法无寿命。

若能如是,圆通究竟。

诗偈 其一

唐代庞蕴

取空是取色,取色色无常。色空非我有,端坐见家乡。

诗偈 其二

唐代庞蕴

孙儿正啼哭,母言来与金。捻他黄叶把,便是正声音。

诗偈 其三

唐代庞蕴

前人若有事,我犹佯不知。何况他无问,谗舌强卑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