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周思忠刘孟文诸君子会饮李克贞宅分韵得三字

明代刘崧

秋日凄以烈,华轩何潭潭。众宾适燕止,凉飙飒崇楠。

笾豆秋有光,冠佩蔚交参。尝闻旅也语,式奏乐且湛。

献酬礼百千,言议陈再三。授简惭末至,怀贤惕高谈。

兵戈属时危,风尘蔽东南。罹疚秪自伤,太康宁敢贪。

反顾企明哲,悲歌恋林岩。仰睇天际云,中情何由缄。

猜您喜欢

初雪禁体次陶时明韵兼简陈希伯周绍建白辅之石允升

明代王缜

黄云酿冷透吴绫,风塞长空盖五陵。侵晓乱飞依旧整,随风低舞渐新增。

柳塘浅水冰初冻,驿馆寒炉火熳腾。一曲未须愁寡和,还期盈尺作嘉徵。

雨花台

清代江汝式

同泰金钱赎帝子,江南好佛生欢喜。云光说法天雨花,缤纷四面飞红紫。

吁嗟雨花不雨粟,空使台城鬼夜哭。登台不见讲经人,西风吹澹秋山绿。

张成叔过访以尺牍诗草见投颇深推挹赋答四章 其四

明代胡应麟

粲烂鲛珠海色傍,飞光遥夕遍茅堂。千金易水看过市,片玉昆山总擅场。

白日鸿心游浩渺,青天鹏翼破苍茫。为君一诵如渑句,齐晋他年可暂忘。

游净居寺(并叙)

宋代苏轼

净居寺,在光山县南四十里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
寺僧居仁为余言:齐天保中,僧思惠过此,见父老问其姓,曰苏氏,又得二山名。
乃叹曰:吾师告我,遇三苏则住。
遂留结庵。
而父老竟无有,盖山神也。
其后僧智凯见思于此山而得法焉,则世所谓思大和尚、智者大师是也。
唐神龙中,道岸禅师始建寺于其地,广明庚子之乱,寺废于兵火,至乾兴中乃复,而赐名曰梵天云。
十载游名山,自制山中衣。
愿言毕婚嫁,携手老翠微。
不悟俗缘在,失身蹈危机。
刑名非夙学,陷阱损积威。
遂恐死生隔,永与云山违。
今日复何日,芒鞋自轻飞。
稽首两足尊,举头双涕挥。
灵山会未散,八部犹光辉。
愿従二圣往,一洗千劫非。
徘徊竹溪月,空翠摇烟霏。
钟声自送客,出谷犹依依。
回首吾家山,岁晚将焉归。

法云孚上座求诗

宋代陆游

老人痴钝避嫌猜,终日柴门闭不开。
堪笑山僧能好事,乞碑才去觅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