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芦雁
明代:祝允明
岁岁随阳计,秋风三尺芦。上林光景好,不见子卿书。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所有诗文
春暮山家
明代:王恭
花落闲园杜宇飞,半溪流水映柴扉。茅檐寂寂云来暝,苔径苍苍客到稀。
洞口青猿啼近榻,林间驯鹿息尘机。长安年少多缨冕,不似山中薜荔衣。
题王翚山水画册 其一
清代:弘历
乐土无俗事,秋山有古姿。清晖已三竿,高人出户迟。
问谁会此趣,作者黄大痴。
送钱叔达还吴兴
明代:徐熥
住伤流落久,去惜别离难。衣上三年泪,尊前片刻欢。
西风杨柳岸,夜雨蓼花滩。山水含孤调,从今何处弹。
杂诗 其五
宋代:李正民
岸帻茅檐下,西郊转夕曛。暮鸦低接翅,寒鹊闹鸣群。
有炭胜东野,无毡类广文。虚名三十载,外物漫浮云。
蜡梅 其二
宋代:李石
一株坐断宝花台,冰雪光中眼倦开。无事暗香浮鼻观,思量也自识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