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僧

明代王恭

人间??久住,只履独西归。夜雨虚禅座,寒山葬衲衣。

鸽栖青草塔,猿吊白云扉。从此无期会,空令泪欲挥。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游竹林深处因赠拙归居士

明代王恭

深林霁初霭,氤氲逗萝径。烦熇遍朱火,爱此山中静。

拂石云共眠,横琴鸟皆听。神閒境自玄,物澹心逾迥。

超然维摩居,水月初见性。行苦人未归,岩栖独清净。

重过感旧园 其一

清代丘逢甲

水木清华负郭园,三年客梦此重温。眼中故物诗留壁,身后浮文酒满尊。

宿草青山名士泪,落花黄土美人魂。池台无恙仍今日,已似闻琴对雍门。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 其一

明代曹于汴

睿思讲罢讲何思,请更参详率性时。膝下瞻依宁俟虑,井边怵惕那容迟。

也知研究堪穷髓,绝胜疏浮但撩皮。祗是不思原圣脉,入门争可让些儿。

约二李上白云歌

明代湛若水

李浔冈、黄门郎,文力可以扶九鼎,九鼎之重只手扛。

李青霞、司马嘉,诗文有如堕地驹,千里奔逸信手拿。

天关翁、病羸癃,奄奄气息,教思无穷。自从一日得二子,意气直上干青空。

区区文字不足工,直欲与二子驰骤于千圣万圣四通八达天衢中。

葛藤斩断葫芦缠,连袂跳入白云顶上第一峰,回视薨薨如蠛蠓。

渴饮丹井九龙泉,饥采山上千岁松。达观乎无始,究竟以无终,天地万物归玄同。

畴人 其二

清代严复

孔门说人性,愚智都三科。其才可为善,著论先孟轲。

至今二千载,为说弥不磨。脱若荀卿语,黔首长荐瘥。

人当自相食,白骨高嵯峨。岂能若今者,治化方纷罗。

以兹推人理,前路知无他。日去禽兽远,用礼能贵和。

人皆得分愿,后舞间前歌。自由复平等,一一如卢梭。

所忧天演涂,争竞犹干戈。藉云适者存,所伤亦已多。

皇人未受谷,荆棘悲铜驼。黄炎日以远,涕泪双滂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