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饯(赠)房琯崔宗之
唐代: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所有诗文
有感
明代:王天性
唐虞嗟已远,道与运俱徂。游世黄金巧,论交白雪孤。
老聃闻跨犊,宣父说乘桴。吾欲卜焉往,巫咸不可呼。
九日发汾水
明代:成鹫
纸鸢夹岸走儿郎,正好登高又别乡。南地授衣逢九月,西风移棹过重阳。
远书到日愁无雁,衰鬓经秋渐有霜。家在罗浮归不得,年年空负菊花黄。
明惠皇后挽歌词四十首 其三十二
金朝:赵秉文
一纪成功著,乘鸾上九天。物生思德载,圣虑想恩怜。
俭素言犹在,宽慈事有传。禁闱斜日晚,空袅宝炉烟。
牡丹
清代:张锡祚
深院东风入,开帘香气清。名花愁采摘,独立殿残春。
格贵谁求价,庭空欲避人。玉台今寂寞,对尔觉伤神。
答客问
宋代:黎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