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颂

唐代慧能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惟传顿教法,出世破邪宗。

教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若学顿教法,愚人不可悉。

说即须万般,合离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惠日。

邪来因烦恼,正来烦恼除。邪正悉不用,清净至无馀。

菩提本清净,起心即是妄。净性在妄中,但正除三障。

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离道别觅道。觅道不见道,到头还自恼。

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无罪,我非自有罪。但自去非心,打破烦恼碎。

若欲化愚人,是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有菩提现。

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

邪见是世间,正见出世间。邪正悉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但是顿教,亦名为大乘。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猜您喜欢

杂诗 其一

明代朱纯

圣道载六籍,文辞既昭宣。云何千载下,坐使聚讼纷。

斲轮应心手,解牛奏砉然。傍观徒骇愕,至妙在不传。

米元章曹子建应诏诗帖赞

宋代岳珂

呼嗟乎丕,摧干弱支。
予读此诗,何异乎煮豆而燃萁。
吊古以诗,观帖以奇。
瑶钿银泥,以侈厥题。

与正辅游香积寺

宋代苏轼

越山少松竹,常苦野火厄。
此峰独苍然,感荷佛祖力。
茯苓无人采,千岁化琥珀。
幽光发中夜,见者惟木客。
我岂无长镵,真赝苦难识。
灵苗与毒草,疑似在毫发。
把玩竟不食,弃置长太息。
山僧类有道,辛苦常谷汲。
我惭作机舂,凿破混沌穴。
幽寻恐不继,书板记岁月。

登终南山拟古诗

隋代胡师耽

结庐终南山,西北望帝京。烟霞乱鸟道,劣见长安城。

宫雉互相映,双阙云间生。钟鼓沸阊阖,笳管咽承明。

朱阁临槐路,紫盖飞纵横。望望未极已,瓮牖秋风惊。

岩岫草木黄,飞雁遗寒声。坠叶积幽径,繁露垂荒庭。

瓮中酒新熟,涧谷寒虫鸣。且对一壶酒,安知世间名。

寄言朝市客,同君乐太平。

怀故人邓南皋

明代张以宁

夕阳独立楚江边,不见南皋二十年。欲寄平安无处问,津头风急起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