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泰山五首 其三

明代李时行

明堂最上接天池,封禅灵墟迹尚遗。汉碣半留千古字,秦松高偃万年枝。

李时行

明广州府番禺人,字少偕。嘉靖二十年进士。知嘉兴县,迁南京兵部车驾主事,坐事罢,遍游吴越、齐鲁名山。有《驾部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扫花游·秋声

宋代王沂孙

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
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咏物 秋天 声音 写风 思乡

归途寄李苍水何古钱

明代成鹫

信道尘中不见尘,波波犹自说閒身。故山未返同为客,中道何堪更别人。

几欲兼程将禁夏,因贪良晤忽经春。归装剩有诗篇在,吟向轻车字字新。

默记淮南王事

宋代宋庠

室饵初尝谒帝晨,宫中鸡犬亦登真。
可怜南面称孤贵,才作仙家守厕人。

早行

唐代熊皎

结束何妨早,将行四顾频。山前犹见月,陌上未逢人。
远树动宿鸟,危桥怯病身。渐明恒自慰,应免复迷津。

夜坐

清代朱颖

一雨乍收暑,虚堂坐晚凉。萤光穿竹径,花气扑藤床。

卖老抛书课,扶衰藉药囊。平生爱秋夜,不惜数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