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元八郎中、杨十二博士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天王寺避暑
明代:王恭
溪口长藤半落花,绀园开士具袈裟。林端香度禅扉净,谷里云归鸟道斜。
冰簟临风开白榻,玉盘贮水割甘瓜。坐来心境微凉夕,更喜山童解煮茶。
陈君举饭余仓司之五峰阁移坐临檐口占举似
宋代:曾丰
杰阁峥嵘著树间,门从好色未尝关。檐前珠箔开平远,坐上清尊答燕閒。
能卷尘心三曲水,欲迷客眼九嶷山。主人胸次俱收拾,笔力虽饶万象悭。
赠章伯高(二首)
明代:胡悌
到任明年旨罢官有作
宋代:司马光
恬然如一梦,分竹守长安。去日冰犹壮,归时花未阑。
风光经目少,惠爱及民难。可惜终南色,临行子细看。
寿胡编校
宋代:刘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