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财神的人生远比你想象的精彩美文

  宁财神,真名:陈万宁,15岁上了上海财经大学,读的是金融专业。父亲是中国第一代期货交易员,以期货为生,至今仍叱咤于期货领域,小有名气。他自称比较贪财,于是给自己取名"宁财神"。大学毕业后做期货,破产后,转行设计和写作,被封为网络"三驾马车"之一。

  宁财神,大学毕业后,他穿上黄马褂,跟他父亲学习期货交易,在上海做起了期货交易员,他的父亲是中国最早的一批交易员,至今仍活跃于期货江湖,人称"期货老顽童"。几个月后,他转战北京,和朋友一起,在位于亚运村的北交所买了一个交易席位。做经纪人的第一个月,算上佣金和薪水,宁财神挣了十几万。这是1994年,19岁的宁财神到手的第一笔工资。

  "做期货就是,但跟又不一样。"宁财神说,"在赌场赌完几天几夜你还能蒙头大睡,而做期货,只要仓里有东西,你就不能睡比方说做铜,既要看上海的盘子,又要看伦敦的盘子,每天的深度睡眠能有两小时就算不错。"

  那段时间,他每天一睁眼,就爬起来看电脑。行情胶着酣战最辛苦时,他几乎一个多月没合眼。"没有哪个行业能像做期货这样,来钱又快又轻松,一切都在进出之间。"

  在大量赌徒欲罢不能的蜂拥之下,期货市场迅速恶性膨胀,1994年全国交易总量一度达到28万亿。监管失范等隐患早已埋下,"327事件"发生那天,宁财神的交易席位上亏损了七千多万。

  行情如过山车般大起大落,震荡之间,别人感受到的是刺激,他却除了痛苦就是焦虑。"牌桌上,有人无论输赢都很兴奋,而我是特别紧张的那一个,特别怕输。""327事件"是命运之神冥冥之中给宁财神的一次警醒,但这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他说,赌徒都这样,只要没陪光,就不会下赌桌。

  最后一天来临是在1997年,因为郑州交易所的绿豆事件,宁财神又一次亲历了中国期货市场的大历史。短短几天,他的300万资产荡然无存。"如果当时我只做经纪人赚佣金,就不会是这个下场,但我太贪婪,如果在有钱的时候撤出来做了别的,那肯定是另一番局面。"

  马不停蹄的赚钱机器终于在这一战之后停了下来,宁财神感觉,"人生忽然停下来了,像放了一个大假。"他骑着一辆自行车,满胡同转悠,晒太阳,放风筝。钱没了,压力也没了。那是他生命里最轻松的一段时光。在那之后,他开起了设计公司。设计是他从小到大内心最想做的事。人生一切归零,给了宁财神一个重新邂逅梦想的机会。

  宁财神原本也没什么写文章的天赋,读小学时甚至